司法部关于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的通知》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24:02   浏览:86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关于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的通知》的通知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的通知》的通知
司法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司法行政部门是管理全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职能部门。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这一点;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三定”方案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几年来,党中
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多次予以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为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法律服务机构管理职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社会法律服务秩序仍然比较混乱,有的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成立法律服务咨询机构,严重地影响了法律服务工作的正常秩序,
损害了国家的法制形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通知》的精神,切实行使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职责,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迅速制定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登记、从业、管理等加强社会法律服务秩序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整个
管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的通知》重新印发,望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落实情况请及时报部。



1995年8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读史有感

朱龙岗


  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概言之,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纵观之,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起覆亡,都逃脱不了这个历史周期律。

  有没有一种方法使国家长治久安?曰:无为而治。何谓无为而治?曰:统治阶层无取于民,无夺于民,无伤于民;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利民而无害,成民而无败,生民而不杀,与民而无夺,乐民而无苦,喜民而无怒。使民得其利而不知其君,若此,万物将自化。

  西方民主政治,何以能风靡天下,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乃无为而治矣。三权分立,则统治阶层专制力量削弱,法律的通过基本上能代表大众利益;以法治国,以代表大众利益的法律作为政府行为准则,因为法律的制定、通过是相对中立的,更为人信服,人民以法律为神圣,而以政府为工具,政府所作所为仅执法而已,服务于民,而非与民争利,政府不取于民,取之则用之于民,符合无为之涵义。故西方社会殷富安定,民各得其利也;新闻自由之盛,心中无君无政府也;民得利无君,万物自化,国将大治。

  中华五千年,从来未实现过真正的无为而治,其原因在于君主专制,君主一人而占尽天下之利,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田。从维护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角度看,要求君主无取于民,然而君主作为一个拥有无限特权的自然人必然存在自利的意图,这与统治阶级的地位是矛盾的。故君主专制政体下从来不存在民主,亚君主专制的政体下也不可能存在无为而治,秦始皇的好大喜功、穷奢极欲,隋炀帝的穷兵黩武,毛泽东的愚民政策,足以为鉴。

  中国当前政治,既不属于绝对的君主专制,也不属于民主政治,而更类似一个集体专制的东西。这种体制与君主专制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历史证明,一个专制的集团从来不会、也无能力做到无为而治。为什么中国始终走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国家的兴要靠某些强人或专制集团的勃来维持,这个国家的人民只会永远仰人鼻息,任人宰割。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告诉我们,欲实现国家富强,必图之以无为而治,欲无为而治,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矣。

  观当今中国,一片歌舞升平,中国古代所谓的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然而盛极必衰,其原因在于,在一个专制社会里,历来是强人少而妖人多,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统治阶级欲图自强,必居安思危,虑患于未然,祸害发生,则勇于承认错误,吸取教训。在这次地震中,政府以天灾而非人祸振振有词的为自己辩护,天灾还是人祸这里姑且不论,然而联想到千年前商王朝大旱,汤王归罪于己而舍身祈雨的故事,至今令人唏嘘不已!一个政府连这点担当的勇气都没有,谈何以人为本?到头来只是欲盖弥彰、自欺欺人而已,盛衰之理,隐于其中矣。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1年5月31日,人事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事(劳动人事)厅(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我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0〕19号)(以下简称辞职规定)下发后,一些部门和地方提出了执行该文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辞职规定所称辞职,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去所在单位工作,与所在单位脱离关系。
二、辞职的具体程序是:
(一)辞职申请人员填写《辞职申请表》,所在单位根据辞职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进行审核或审批。
(二)辞职人员所在单位将其《辞职申请表》及人事档案转交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转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与辞职人员签定有关协议后,发给辞职人员《辞职证明书》,并将《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的《回执》退给辞职人员原单位。
(三)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五条,但超过三个月单位仍不给办理辞职的,辞职申请人可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四)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如果个人与单位发生争议,经有关部门仲裁后,辞职申请人凭裁定辞职的仲裁文书,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三、辞职人员辞职后一年之内,去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三资”企业工作的,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辞职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到私营企业工作或辞职后一年之内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负责辞职人员干部身份的审定工作,对保留干部身份的,应将《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存入本人档案。
四、辞职人员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时,由接收单位向保存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辞职人员接收函》。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辞职人员接收函》向接收单位出具《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转交接收单位。
五、辞职规定第六条所指“聘用合同”,包括单位与个人签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服务期的书面协议。
六、辞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边远地区”是指《劳动人事部关于边远地区范围的通知》(劳人科局〔1983〕064号)中所划定的地区。
第(三)款“特殊行业、特殊工种”如何确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人事部审批。
第(六)款“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七、在处理流动争议时,当地尚未成立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可由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主管部门协调不了的,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调解或仲裁。
八、辞职规定第九条“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是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
九、辞职人员居住原单位住房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当地政府没有规定的,可按单位与辞职人员签定的协议办理;未签协议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辞职规定第十二条,也适用于单位出资引进的人员。
十一、《辞职申请表》、《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辞职证明书》、《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辞职人员接收函》、《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工资转移证》的式样附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制。
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是否参照执行辞职规定和本通知。
附件:
1.辞职申请表
2.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3.辞职证明书
4.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5.辞职人员接收函
6.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7.工资转移证
附件一:
辞 职 申 请 表
--------------------------------------------------------------------------------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
| 单位及 | | | | |
| 隶属关系 | |工| 基础工资 | |
|------------|----------------------------------| |------------|--------|
| 民 族 | |参加工作年月| |资| 职务工资 | |
|------------|----------|------------|--------| |------------|--------|
|职务(职称)| | 文化程度 | |情| 工龄津贴 | |
|------------|----------|------------|--------| |------------|--------|
| 外语水平 | | 专 业 | |况| 其 它 | |
|------------|----------|------------|--------| |------------|--------|
| 政治面貌 | | 婚 否 | | | 合 计 | |
|------------|--------------------------------------------------------------|
| 家庭住址 | |
|------------|--------------------------------------------------------------|
| 本 | |
| 人 | |
| 简 | |
| 历 | |
|------------|--------------------------------------------------------------|
| 辞及 | |
| 职去 | |
| 原向 | |
| 因 | 辞职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流 | |
| 单动 | |
| 位机 | |
| 或构 | |
| 人意 | |
| 才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填 |1.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五条,单位在“单位或人才流动 |
| | 机构意见”栏内填写辞职申请人的情况是否属实。 |
| 写 |2.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单位在“单位或 |
| | 人才流动机构意见”栏内填写是否批准其辞职。 |
| 说 |3.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 |
| | 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
| | 第二条第(三)、(四)款,人才流动机构在“单位或人才流动机|
| 明 | 构意见”栏内,填写审核意见。 |
--------------------------------------------------------------------------------
备注:本表一式四份,1.单位留存;2.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报送人才流动机
构;4.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二: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存根
------------------------------------------------------------
| 已将---------------------------------------- |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 |
| |
|册转往---------------------- |
| 发出机关(盖章) |
|签发人: 19 年 月 日 |
------------------------------------------------------------
····················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
|--------------: |
| |
| 兹将--------------------等 同志的档案材 |
| |
|料转去,请按档案内所列目录清点查收,并将回执退回。 |
| |
| 发出机关(盖章) |
| 19 年 月 日 |
------------------------------------------------------------
····················
------------------------------------------------------------
| |------------: |
| | |
|回| 你处19 年 月 日转来的第-------- |
| |号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中所开列的--------等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册,我处已于19 年 |
| | 月 日收到,经清点无误,现将回执退回,请查 |
| |收。 |
|执| 收件机关(盖章) |
| |收件人: 19 年 月 日 |
------------------------------------------------------------
附件三:
第 号
辞职证明书
----------------------------------------------------------
兹有--------------(单位)--------同志,于----年
----月----日,向该单位申请辞职。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
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条第--
----款和《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第----条第----
款,经------------(单位或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审核(审
批),该同志从----年----月----日起辞职。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留存;2.个
人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四:
第 号
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
兹有--------同志,于----年----月----日辞职,现到--
----------------(单位)工作。根据《关于执行〈全民所有
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
问题的通知》规定,经审定,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给接收单位;2.人才流动服务
机构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五: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存根
----------------------------------------------------------
我单位同意接收--------来工作,现向----------------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接收函。
(单位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经研究,同意接收------------同志来我单位工作,请出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其人事档案转
交我单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六: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存根
--------------(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
悉,现出具--------同志的工作介绍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你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悉,现将--------
同志介绍给你单位。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七:
第 号
工资转移证(存根)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
第 号
工资转移证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盖章)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