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补充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0:14:33   浏览:864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补充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补充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为促进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省政府于一九八八年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若干规定》(吉政发〔1988〕52号)。根据执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现就有关内容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从外省调入我省企、事业单位工作,连续工龄满三十年,其中在我省工作满十五年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也可享受全额退休金待遇。
三、从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达到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三年以上,方可享受按本人原工资标准金额发放退休金的待遇。
三、吉政发〔1988〕52号文件第三款第八项的规定,只适用于一九六六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含六六届大中专毕业生),并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
四、各级国家机关中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暂不享受吉政发〔1988〕52号文件规定的退休待遇。过去按文件规定已经批准享受全额退休金待遇的,不作纠正。
五、全民事业、企业单位中属工人身份,评定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符合文件规定条件,可享受全额退休金待遇。
六、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经市、地、州以上政府(行署)人事部门同意,评定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也可参照吉政发〔1988〕52号文件规定执行。
七、凡参加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费,其职务工资部分,按国发〔1978〕104号和吉政发〔1986〕176号文件规定的比例计发,其基础工资、工龄津贴部分按本人原标准全额发放,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有关福利待遇不变。


八、过去我省下发的有关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从本规定下发之日起按本规定执行。本规定如与国家有关文件不一致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1991年9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防制牲畜口蹄疫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防制牲畜口蹄疫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2年2月21日 深府〔2002〕35号)


  《深圳市防制牲畜口蹄疫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防制牲畜口蹄疫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牲畜口蹄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14号)等有关法律、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市范围内牲畜口蹄疫的预防、疫情报告、扑灭和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深圳市牲畜防疫指挥部(以下简称市牲防指挥部)负责全市牲畜口蹄疫防制指挥工作,具体职责为:
  (一)组织制定防制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和有关应急措施;
  (二)组织实施牲畜口蹄疫的扑灭工作;
  (三)协调处理防制牲畜口蹄疫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市牲防指挥部由分管农林渔业工作的副市长任指挥长,市发展计划、财政、农林渔业、城管、卫生、经贸、外经贸、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和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等单位为指挥部成员。
  市牲防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牲防办)设在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各区、镇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本行政区域牲畜防疫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牲畜口蹄疫防制指挥工作。


  第四条 市农林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牲畜口蹄疫预防规划和预防措施,组织起草有关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组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法处理牲畜口蹄疫防制工作中的有关事项。
  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依法实施牲畜口蹄疫防疫和检疫监督工作。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法负责出入境牲畜检疫检验工作。
  市城管部门负责病死畜的销毁处理工作。
  市发展计划、财政、公安、卫生、工商、经贸、外经贸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办法协助开展牲畜口蹄疫防制工作。


  第五条 实行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制度。我市各单位和个人饲养的牲畜必须按国家规定注射口蹄疫疫苗,免疫率应达到100%。
  市属牲畜饲养企业的强制免疫工作由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实施;区属牲畜饲养企业的强制免疫工作由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实施;其他单位和个人饲养的牲畜,由各镇的动物防疫机构组织实施强制免疫。


  第六条 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的疫苗由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提供,免费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的疫苗。


  第七条 牲畜饲养和屠宰单位应当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导下建立牲畜饲养和屠宰场所防疫消毒制度,并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严格执行。


  第八条 从香港入境的运载牲畜的车辆和笼具,必须经过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消毒处理后方可入境;异地运载牲畜来我市的车辆,必须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监督下就地消毒处理后方可离开。


  第九条 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牲畜强制免疫工作和免疫效果进行检查。


  第十条 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我市牲畜饲养单位和个人出栏的牲畜,不论用途和去向,必须派人到场、点进行产地检疫。对检疫合格的牲畜,应当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确认患有口蹄疫的牲畜,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对怀疑患病的牲畜,必须限制在饲养场所,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对屠宰的牲畜,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派人到屠宰场驻场检疫。动物检疫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屠宰检疫操作规程,检疫率要达到100%。


  第十二条 牲畜出入境的,由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法实施检疫。检出病畜时,应当立即报告市牲防办并协助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疫情。


  第十三条 从事牲畜饲养、屠宰、运输、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动物检疫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口蹄疫疫情,应当立即向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在疫情发现后12小时内报告省动物防疫机构,24小时内报告农业部。


  第十四条 诊断牲畜口蹄疫应以特征性的口、蹄临床症状为依据,并有一个兽医师和一个助理兽医师两人以上签字确认,必要时,应当进行病毒血清学测定。


  第十五条 我市牲畜饲养场所发生口蹄疫疫情的,市、区农林渔业部门必须在管理职责范围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情,迅速组织诊断,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并将疫情等情况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在确定发生口蹄疫疫病之后,市、区牲防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全面消毒。


  第十六条 牲畜屠宰场所、运输过程中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口岸、外贸活口仓发生的口蹄疫疫情,农村零散发生的口蹄疫疫情(50头以下),需要立即处理的,由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下达封锁令,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并同时向市牲防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处理情况。
  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依法扑杀和销毁病畜和同群畜之后,还必须对疫点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灭源工作。


  第十七条 有关单位在依法扑杀病畜及同群畜时,必须将病畜和同群畜送到市卫生处理厂进行销毁。


  第十八条 因发生口蹄疫疫情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扑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实行财政补助和群众负担相结合的原则。补助标准和程序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市牲防指挥部办公室应当积极组织好动物疫病疫苗的采购、储存和发放工作,保证我市疫苗采用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合法性。


  第二十条 市、区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下列牲畜口蹄疫防制费用列入市、区农林渔业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
  (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
  (二)疫苗购置和储运费用;
  (三)扑杀病畜及同群畜的处理费用;
  (四)扑杀病畜及同群畜的补偿费用;
  (五)消毒药物购置费用。
  市、区财政部门核拨的牲畜口蹄疫防制专项经费必须在市、区财政、审计部门监督下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 凡在我市屠宰场所宰杀、或经我市出入境的牲畜,由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每头征收0.4元牲畜防疫费。其中在我市屠宰场所宰杀的,由各屠宰单位代收;经我市出入境的,由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代收。
  前款动物防疫费一律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牲畜口蹄疫检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只收费不检疫或者只出证不检疫的行为,要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在防制牲畜口蹄疫工作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牲防指挥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牲畜饲养者和所有者顾全大局,主动及时报告疫情并积极配合动物防疫机构扑灭疫病的;
  (二)牲畜饲养、屠宰单位积极采取疫病预防措施成绩突出的;
  (三)作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四条 牲畜饲养、运输、屠宰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任何单位和个人拒不执行对病畜封锁、扑杀命令的,由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处罚。
  阻碍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14日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防治牲畜五号病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深府〔1995〕146号)同时废止。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玉政发 [1999]69 号


各县 ( 市 ) 区人民政府 ( 管委 ) ,市政府各委办局:

《玉林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已经 1999 年 11 月 17 日市政府第 13 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日



玉林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分配和监督职 能,根据《预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我市的 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预算的编制

第一条 及时编制预算。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关于编制 预算及时性的原则,严格按规定时间做好编制预算工作。预算 年度开始前一个月,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好下一年度 预算收支的测算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 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一个月前,将预算草案提交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第二条 规范预算编制方法。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关于 预算编制坚持平衡性、准确性、合理性的原则,不断规范预算 编制方法。收入预算要做到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切实可行。 预算收入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政府集中的财力,不准搞“寅吃卯粮”和 虚列收入。按分税制财政体制尽可能准确地测算全年的预算收 入。支出预算要按照“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 一般,先保吃饭,后搞建设,维护公平,优化效益”的原则, 做到收支平衡,不准搞“赤字预算”。同时,要采用零基预算 法,摒弃基数加增长法。做到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要 根据各部门、各单位人员编制情况和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遵 循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客观公正、节俭 高效、简便易行等原则,科学地制定出较为合理、切合实际的 定员、定额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尽可能 避免出现缺乏预见性或盲目把标准压低以及下达预算支出指标 时留有较多机动,造成预算到位率低,在执行过程中突破预算 又频繁追加支出的不正常情况。人员经费要确保足额安排,公 用经费的安排要基本达到或接近部门或单位的实际需要水平, 确保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事业单位正常公务活动的必要开支, 对一些工作任务重大的特殊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与财力可能 安排部分专项业务经费。

第三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地界定财政的支出范围, 按规定程序安排支出预算,切实解决财政“缺位”、“越位” 和“错位”的问题。一是工资发放;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三是机 关正常运转必需经费;四是保稳定和公检法办案经费;五是粮 食风险基金,粮食储备费用和政策性补贴,扶贫救济救灾经费、 归还向中央、自治区的政府举债资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地方 财政配套资金;六是国有企业改革经费,包括分离企业办社会 和重点财源建设经费;七是科技、教育、农业经费的法定增长 支出;八是逐步消化政府财政欠债资金;九是总预备费安排在 规定最低比例以上。

在上述顺序基础上,视财力情况,按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 原则,分清轻重缓急,有重点地作出专项安排,首先用于城市 (镇)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 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综合使用,统一管理。对预算外收入在保 证国家规定项目用途安排后,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要依 照预算内统一的标准口径来安排,对部门或单位预算外收入大 于按核定定员定额标准安排支出的,其结余由政府综合调剂使 用,统一用于平衡综合财政预算;对部门或单位预算外收入小 于按核定定员定额标准计算所需支出的,在不超出安排标准的 情况下,由财政根据实际予以适当补助。



第二章 预算的执行

第四条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制定组 织预算收入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收入预算的圆满实现。要 把预算收入计划逐项分月落实,各征收部门和缴纳单位必须依 法征收、缴纳预算收入,确保收入均衡入库。

第五条 预算经人大批准后,财政部门要及时下达给各预 算单位严格执行。在支出预算中,除预留正常增人增资、政策 性增资和一些确实无法预定开支数额的专项业务经费外,其他 经费一律下达到预算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预算, 按预算安排规定的项目和用途使用预算资金,不能突破支出预 算,并要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无特殊情况,原 则上不得追加预算,确保收支平衡。

第六条 合理调度预算资金,保证预算资金的及时到位。各 级财政部门要坚持按预算、进度、用途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确 保人员工资正常足额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及各项事业发展的资 金安排。对救灾救济专款和库区移民粮食价差补贴等政策性专 项资金要实行封闭运行,专项调度。对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和 预留的专项经费,在使用时,由预算单位按规定的项目用途, 列出具体开支的专项报告,送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同级政府 批准拨付。



第三章 预算的调整

第七条 预算调整的条件。预算调整是指经人民代表大会 批准的预算,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 入,使原批准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 更。凡是打破原有预算平衡,扩大预算收支逆差,作为预算调 整。属于预算调整的事宜,要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在预算执行中,因上级政府返还或者是给予补助而引起的预算 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预算科目流用,只能作为一种收 支调剂,不属于预算调整的事宜,无需报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审查批准。只有在原来平衡的预算出现支大于收的不平衡情况 下,才能进行预算调整,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调整预算。

第八条 预算调整的程序。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 整,如因特殊情况,对正常经费未列入年初预算或一些不可预 见的急需开支确实需要追加预算的,在收入增加,有财力保证 的前提下,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镇〉预算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第四章 预算的监督

第九条 要健全和完善财政税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努力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税内部监督,牢固树立自我监督意 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实事求是,依法理财治 税。财税指标和各方面的数据不得弄虚作假,要做到真实、准 确,经得起任何检查和考核。

第十条 加强预算收入的监督,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 库。重点检查监督各级预算收入征收机关征收预算收入情况和 国库收纳、划分、留解、退付预算收入是否合乎规定,是否有 隐瞒或少列预算收入的现象,预算收入是否及时上缴,有无擅 自减征、免征、缓征和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的现象。 同时,要配合财税执法大检查来开展检查监督工作,加大执法 力度,依法理财治税,把应收的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地收上来, 确保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第十一条 加强预算支出的监督,硬化预算约束。财政部 门要切实履行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即从财政资 金的申请、审批、拨付到使用,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重点是 检查部门或单位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是否按预算规定的支出用 途、项目、范围使用预算资金,有无巧立名目、虚报开支、弄 虚作假等行为,对违反预算的行为要按照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 理。同时,要逐步实行委托社会中介监督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 等,对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进行分析和检查,以 保证监督的公正和合法。

第十二条 预算单位内部的监督。单位或部门内部要完善 财务检查监督制度,不断规范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以保障 单位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促进单位依法理财,改善管 理,提高效益。

第十三条 人民代表大会、审计部门对预算的监督。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 算进行监督,政府财政部门要自觉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对政府财政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审计部门要依法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正确对待审 计检查工作,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